新闻公告

“龙江工匠人才培训营”在我校举办

发布者:杨华靖发布时间:2025-08-19浏览次数:10

(原标题:7天闭关修炼33名龙江技能大拿的进阶实录)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里,一群身着工装的学员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从全省各地选拔出的首批33名龙江工匠培育对象。2025811日,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的龙江工匠人才培训营在这里正式开班,一场为期7天的匠心淬炼就此拉开帷幕。满满工业风的课堂,成了哈工大校园的别样风景,更释放出我省为产业人才搭建成长阶梯,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鲜明信号。

图1 开班式

入校后他们都上了哪些课程?真正学到了什么?又和哈工大师生们擦出怎样的火花?让小编带您深入了解工匠人才们是如何在哈工大起来的!

高规格的开学第一课

开班式上,省总工会的动员讲话被学员们称为最燃动员令作为龙江工匠培育对象,你们不仅要在技术上追求卓越,更要有崇高的家国情怀。这番话语让全国劳动模范、黑龙江云枫汽车有限公司涂装厂有色工段长刘岩深受触动,他表示,新时代产业工人将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学以致用,努力工作为家乡做贡献,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贡献工匠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彦辉的致辞则展现了硬核底蕴,他对哈工大的百年历史沿革、国之重器打造历程、杰出人才培养成果、教育培训发展成就等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让各位学员对哈工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当提到本次培训针对每位参训工匠的特点,安排了最权威的博士生导师,并聘请省知识产权局、省科技厅和装备制造业专家为学员授课时,大家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求知的渴望。感谢省总工会为我们搭建如此珍贵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哈工大这样双一流高校的赋能中精进技艺、锤炼匠心。我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感恩之心化为奋进之力,让工匠精神在油田的井站间、在龙江的沃土上绽放新的光彩。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大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宋佳坚定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在正式授课前,特别安排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飞带来的《连心聚力——团队破冰、凝聚力建设与效能提升》课程。提到这堂课,让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程磊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大家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彼此都有点拘谨,谁也不好意思多说话,可活动一搞起来,气氛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不管是自我介绍时的坦诚,还是互动游戏里的配合,都让我们这些平时埋头干活的人,慢慢地敞开心扉。它就像给这趟培训开了个好头,让我们放下了顾虑,愿意去听、去说、去交流。毕竟,工匠的成长不光靠自己琢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也特别重要,这破冰活动,就是给我们搭了个互相靠近的桥。这次培训刚一开始,就感觉像给心里那把火又添了把柴,让我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以后遇到啥焊接上的硬茬子,心里更有底了。

课堂上的思维风暴

伴随着晨光走进哈工大校门,让这些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匠人们仿佛穿越回学生时代,正襟危坐,备好纸笔,等待教授的传道授业。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邀专家、大庆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立勇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回响》课程中,陈立勇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历史地位、大庆石油会战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启示带领学员们回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字字句句都叩击心门。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身影,与我操作机床时紧盯产品公差的专注在时光里重叠。老师在课堂提到 ‘三老四严我认为不是口号,是我加工零件时反复校验的精神,是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时的创新。面对智能制造的浪潮,铁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闯劲,成了我钻研智能制造打造哈电品牌的底气。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叶片分厂杨铭宇深有感触地说道:感谢省总工会搭建工匠培育平台,让我们在技艺切磋中精进,在名师点拨下顿悟。

这次培训听曲教授讲新质生产力,讲到传统产业如何借技术创新破局——这不就是我们油田正在推进的智能井场吗?过去总觉得搞革新是技术员的事,现在才懂,咱们石油工人握着管钳的手,也能攥紧创新的钥匙。大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宋佳在听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曲世友的《十五五规划展望: 大国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课程后有感而发,我要把校园里的新想法带回井场,让三老四严的老传统接上智能时代的新动能。

在专题授课《专利实务》培训后,同学们之间开始课后讨论起各自工作中遇到的专利方面相关问题。 哈尔滨市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装配工怀向宇表示:作为装配调试行业,专利知识和我的工作相关紧密,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以后在面对创新产品时,从构思阶段就按照课程中教授的方法,关注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及时记录创新点,为后续申请专利做准备。同时,在与研发团队沟通时,也能运用专利知识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帮助团队更好地保护研发成果。这次培训和交流,让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拓展了未来工作创新的思路。

在培训营的尾声,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邀专家,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一处关博带来的《科技奖如何申报?成果如何转化?——政策与实操指南》一课,为这场聚焦技能提升与政策宣贯的培训,注入了务实而关键的一环。面对来自全省各行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们,关博结合政策研究和实践经验,解答了工匠们心中普遍的困惑:埋头钻研的成果,如何获得应有的认可?实用的发明创造,怎样找到落地的通道?课堂上,工匠专注的目光背后,是强烈的共鸣。学员深知,工匠精神不仅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更需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动能和产业竞争力。他的讲解,正是为他们点亮了这盏灯——让工匠的硬功夫与政策的软支撑有效衔接,让创新的火花能够循着清晰的路径,转化为驱动发展的能量。

交流互动让未来无限可能

本次培训,不仅有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理论课程,还安排了丰富的现场教学和精彩的分组讨论,助力学员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曾获佳木斯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现任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生技部热控专工的本次培训班里年龄最小的“95”后技能人才周洁敏对本次培训安排的现场教学环节很感兴趣,她说:通过现场教学更是让我领略到科研的价值,航天馆里的大国重器,人工智能的前沿成果,无不体现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博物馆之行更让我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中,触摸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脉搏。在参观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参与哈工大工程创新中心实践参访与交流研讨后,让以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程磊为代表的相关领域学员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工匠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图2 现场教学

图3 现场教学

在分组讨论时,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质量检验中心刘怀丽与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就何为工匠精神、对现代工匠如何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她在发言中说道:通过思想的碰撞使我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理解,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匠心匠魂的统一,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全新起点,在工作中恪守标准,持续精进检测技能,勇于创新实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一重劳模代表回信中的嘱托,持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夜幕降临,哈工大校园内依然灯火通明。教室里,老教授正和年轻工匠们讨论图纸;走廊上,三三两两的学员比画着新学知识。当工匠精神与百年学府交汇,这种遇见,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的碰撞、创新的激发。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邀专家郭宏伟授课后表示:通过对工匠人才们的授课及交流,让我感受到他们向上向美的能量,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从他们身上看到当代工匠人才的挺膺担当,期待他们在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奉献自己的才智,谱写人生最美的华章。

课程最后,本期培训班的班主任韩昱有感而发:工匠们在时间管理与课堂纪律方面堪称典范,每节课均按时就位,课堂秩序井然,充分展现出对学习机会的珍视和自我约束能力。更打动我的是他们专注钻研的劲头,每节课都能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笔记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连课间休息都围着老师讨论交流,满满都是对知识的渴求,这恰好也是对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我打心底觉得,能陪他们学习,是我的荣幸,也坚信他们往后肯定能凭这股匠心,创造更多辉煌。

816日,首期龙江工匠培训营圆满结束

33名学员的工匠梦想与龙江的振兴蓝图交汇,我们听见了技能强省的铿锵足音,马上,将有更多怀揣振兴龙江宏伟愿景的技能人才受省总工会之约开启这段匠心锻造之旅,这场以技能为笔、以创新为墨的时代画卷,正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更孕育着龙江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来源:黑龙江省总工会